曾氏家训,曾氏家谱,曾氏文化,曾氏传承,曾氏教育

华夏家训
2021-04-14


两百年前,湖南湘乡的一个家族悄然兴起。这家儿子曾因纨绔习性被当作全乡教育子女的反面教材,却在中年一改往日恶习,为家族奠定了相当的物质基础。

几十年后,其孙入朝为官,乃当时推动历史潮流的重要推手之一,此人即被评为晚清“四大名臣”之一的曾国藩,这个家族即曾氏家族。


此后,曾氏家族世代绵延,共走出有名望的人才240多人,再未出过一个废人或是一个纨绔子弟。


曽纪泽:曾国藩长子,清末著名的外交家;

曾纪鸿:曾国藩次子,在圆周率的推算等数学领域取得相当成就;

曾广钧:曾国藩孙辈,梁启超誉为诗界八贤;

曾约农:曾国藩曾孙,著名教育家,台湾东海大学校长;

曾宝荪:曾国藩曾孙女,英国伦敦大学理科学士。


古人云:“君子之泽,五世而斩”,俗语也有“富不过三代”的说法。


作为曾氏兴家之主,曾国藩深知三世积累的不易,一生都在为家族传承而思索。


《曾国藩家书》是他与亲人书信往来的合集,包揽其一生修身、齐家、平天下的经验之谈。读《曾国藩家书》可知曾氏一族何以传承至今


01

孝友和家


在曾国藩的家书里,有一段他对家族兴旺传承的论说:


“吾细思凡天下官宦之家,多只一代享用便尽……

商贾之家,勤俭者能延三四代;

耕读之家,勤朴者能延五六代;

孝友之家,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。”



中国传统实行的是家族宗法制度,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,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。


因而齐家的核心是处理好家庭成员间的关系,孝悌即是处理这一关系的主要准则。在治家上,曾国藩同样看重孝悌的意义和作用。


他自己就时时刻刻恪守孝道,对长辈极其恭敬孝顺,以很低的姿态给他们写信,嘘寒问暖,禀报商议家事。



在悌的方面,曾国藩对弟妹们关爱备至,真正起到“长兄如父”的作用。


在曾国藩家书里,他写给弟弟的信是最多的,不仅体现其望弟成才的苦心,而且体现其崇高的道德风范,手足情深,令人感动。



《论语》说:“孝悌为仁之本”。一个能做到孝敬父母、友爱兄弟的人,才能真正做到仁爱;一个培养仁义有爱子女的家族,自然也易薪火相传。


02

勤俭持家


曾国藩家书中出现最多的两个字,是“勤”与“俭”。


“门第太甚,余教儿女辈,惟以勤俭谦三字为主。”

“家俭则兴,人勤则健;能勤能俭,永不贫贱。”

“以廉率属,以俭持家,誓不以军中一钱寄家用。”

“勤字工夫,第一贵早起、第二贵有恒;俭字工夫,第一莫着华丽衣服,第二莫多用仆婢雇工。”


居庙堂之高,虽受人敬仰,但也容易迷失自我,在治家方面,曾国藩恰是清醒之人。


他一生戒惧“月盈则亏,水满则溢”,特别是居庙堂之高后,更是诚惶诚恐,怕后辈染上骄奢的毛病。


他因在京城见到世家子弟奢侈腐化,挥霍无度,便不让子女来京居住,由其夫人带领子女住在乡下老家。



此外,曾国藩还坚持要求子孙早起,曾说如果后辈睡到日上三竿,那么这个家族就会慢慢懈怠。


曾家早起的家风还影响了晚清另一名臣李鸿章。


曾、李二人曾同处一军,李鸿章年轻任性,爱睡懒觉,连睡三天后,惹得曾国藩训斥,李鸿章当时羞愧难言,从此改掉了睡懒觉的习惯。



能否坚持早起看似无关痛痒,但体现的是一个人能否自我约束,是否有勇气和毅力,是否勤奋努力等做人做事必备的品质,而这些品质正是成人乃至成家的关键。


《曾国藩家书》选录

盖天下之理,满则招损,亢则有悔,日中则昃,月盈则亏,至当不易之理也。


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:曰长傲,曰多言,丹朱之不肖,曰傲曰嚣讼,即多言也。

一味言忠信,行笃敬,庶几可以遮护旧失,整顿新气,否则,人皆厌薄之矣。

只因傲之一字,百无一成,故谆谆教诸弟以为戒也。

读书之法,看、读、写、作,四者每日不可缺一。少年不可怕丑,须有狂者进取之趣,过时不试为之,则后此弥不肯为矣。

至于做人之道,圣贤千言万语,大抵不外敬恕二字。




“子弟之贤否,六分本于天生,四分由于家教。”《曾国藩家书》是最成功的教子书,最实用的成才书,也是最好用的治家书。从这本书里,我们读的不仅是一名父亲对子女的谆谆教诲,更是一家之主对整个家族如何承继的深刻思考。


曾氏家训,曾氏家谱,曾氏文化,曾氏传承,曾氏教育


分享